李小萌:欢迎来到《新闻会客厅》。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正在热播一部电视剧《闯关东》,说热播不是随随便便说的,它是创下了近年来央视开年大戏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上新的记录,今天我们就请到三位创作人,给大家介绍一下,总制片人傅思、编剧高满堂和总导演张新建,欢迎三位。应该说这个《闯关东》从开播以来收视率就不断在攀升,捷报频传,你们是怎么感受到这个捷报频传的感觉?你们从自己的朋友、同事、家人那儿得到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反馈?
张新建:也不是,我妈妈看的时候,她抛开我来拍这个戏的元素之外,不管谁拍这部戏看完之后,我下边要看什么,她就感觉可能有点空。像在山东省会济南,好多朋友没有光盘,不约吃饭,或者约到点赶快回家,就看《闯关东》。关键包括好多年轻人也喜欢看,当时我吃不准现在年轻人会怎么看,《闯关东》他们爱不爱看,包括网上一看,大家伙觉得劳动没有白白付出。
高满堂:两件事儿印象比较深,一个是我爱人是对电视剧,对我的作品是最挑剔的,包括我的《家有九凤》、《错爱》、《大工匠》,她都给我挑毛病,但是《闯关东》,她每天都在坚持看,看到最后,搞到了一套碟,一气看完,她看了几天。第二个就是我一个姑姑,也是闯关东来到大连的,她今年80多岁了,平常每年我基本都不给她拜年,住得比较远,但是她看完《闯关东》以后,她给我打电话说,今年你一定要给我拜年,我有话要说。我感觉到观众对这部电视剧是喜欢的,他是认同的,并且和他们的情感是相通的。
作为央视的开年大戏,《闯关东》自开机就备受关注。1月2日开播之后,更是成为了街头巷议的热播剧。根据 CSM城市测量仪数据,收视率节节攀升,到20日已经逼近11%,最大市场份额达到27.5%。这意味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开机用户把遥控器锁定在了这部电视剧上。
该剧讲述的是山东人朱开山一家,为生计所迫,背井离乡,勇闯关东的故事。在艰难的生活中,这家人一步步的通过自我的奋斗,活出了精彩。与此同时,他们又生活在清末到九一八事变这段社会剧烈震荡的时期,让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前途紧紧相连。
李小萌:不知道对这么样一个反响,这么一个收视的表现,之前有没有预期,如果有的话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?
傅 思:比方说有创意的时候,就觉得它会有一个不错的表现,还是拍摄过程当中,剪接过程当中。我觉得应该说是有这个事先的预期。
傅 思:如果戏剧是演员的艺术,电影是导演的艺术,电视剧应该说是剧本的艺术,因为剧本是一剧之本,所以在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,高满堂老师写完这个剧本,我们在看到最后一稿完成稿的时候,应该对这个剧本是心里有数的,因为这个剧本写得非常好,就是它非常扎实,当时我们坚信这一点。
张新建:做的时候就想着要把它往最好处做,当时我心里没有多少数,我只能说是用大家伙的共同劳动把它做成一个最好的东西,要不然对不起闯关东这三个字,开机仪式的时候,满堂去了,有些人物造型放在那儿,他就说,新建,凭我多少年搞电视剧的感觉,我觉得成了,我认为那是一种鼓励。后来在拍戏过程当中,大概拍到第三天、第四天的时候,我们另外的导演也是兼这个戏的主摄像,他自己在那儿嘟囔,他说我怎么突然觉得每天的戏都那么好看,这样下去这个戏是不是就能成。后来李幼斌拍了一场戏就是准备要上山救大儿子,老蝙蝠那一场戏,就跟三儿说完之后,一叫停,他说这戏要火了,我当时就觉得能好,但是好到什么程度,不知道,尤其现在的好法,确实当时没有料到。
李小萌:刚才导演说了一句话,说这个戏如果拍不好对不起闯关东这三个字,为什么上升到对不对得起这么一个高度上呢?观众朋友看看我们三位来宾,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?你们三位有什么共同特点,和这个戏有关的?
傅 思:其实东北的很多人都是山东人,当然山东人对自己祖辈的这段历史,一个是铭心刻骨,再一个,引以为荣,大概这可能是一个情结。
高满堂:其实应该说我们从小听的故事就是闯关东的故事,因为我父亲、我妈妈、我爷爷都是闯关东过来的,所以他念念不忘要把这个东西讲给孙子听,讲给儿子听,这个闯关东的故事我从童年一直听到我的中年,一直在听着,其实关于闯关东的传奇,闯关东的英雄故事,确实流淌在血液里了,所以说你挥之不去。另外三百年从清初开始一直到1949年解放,解放前三百年间,两千万人闯关东,应该说它在世界移民史上是最大的一次移民迁徙,这个不做的话,我觉得也愧对两千万闯关东的人,愧对我们的先人,愧对我们的爷爷,我们的父亲。写起来亲切,写起来由衷地激动。